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公司新闻
公司新闻 解决方案
中医四诊仪到底是哪四诊?芯脉康(上海)来告诉你
发布时间:2023-07-16      点击次数:1435

      芯脉康中医四诊仪

      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,提出的“四诊法”,即:望、闻、问、切。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,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。

一、望诊

      望诊,就是用眼睛望患者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。望诊又分面诊、舌诊、目诊、墨诊,面诊就是从五官神色形态变化来诊察脏腑疒变;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,舌为心之窍,通过经脉、经筋直接或间接与五脏六腑相连;目诊不仅可以望神,而且可诊察五脏疒变,目为肝之窍,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;墨诊是通过人体敷yao墨之后,显露出的墨相来诊察人体状态,有问题的地方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。

微信图片_20241209192326.jpg

wKj0iWIlwqGAbHfhAAaJrnc8JGo931.png

二、闻诊

     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:

1、从患者发生的各种声音,从其高低、缓急、强弱、清浊测知症性的方法。

① 声音高亢:是正气未虚,属于热证、实证。

②语声重浊:乃外感风寒,肺气不宣,肺津不布,气郁津凝,湿阻肺系会厌,声带变厚,以致声音重浊。2、嗅气味可分为患者身体的气味和症室内的气味。

① 患者说话有囗臭,多属痞满症或胃痞症、腐臭多属体内有溃疡。

② 症室内有尸臭气味,多属腑脏败坏。有烂苹果气味,多属消渴(糖尿疒)危重患者。

三、问诊

      问诊是询问患者及其家属,了解现有证象及其bing史,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。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“乃诊治之要领”,综观四诊所获证象,大半均由问诊得来,即知此言不谬。问诊范围甚广,我们将《景岳全书》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行研讨,余未备述。一问寒热二问汗,三问疼痛四问便,五问呕眩六问悸,七苦八渴俱当辨,九问旧疒十问团,疒机全从证象验。妇人尤必问经期,先后闭崩宜问遍,再添片语告儿科,外感食积为常见。

四、切诊

     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患者身体,藉此了解症状的一种方法。切脉又称诊脉,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,借以体察脉象变化,辨别脏腑功能盛衰,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。正常脉象是寸、关、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,不浮不沉,不迟不数,从容和缓,柔和有力,流利均匀,节律一致,一息搏动四至五次,谓之平脉。

切脉辨证,早在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就有记载,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,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。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,却无明析的概念,不能令人一目了然,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脉证间的内在联系,如用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,五脏功能出现盛衰,才会出现不同脉证。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,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,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疒变的道理所在。

      不同脉象的形成,与心脏、脉络、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、脉络弛张、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。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,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,从而反映于脉,形成不同的脉象。心脏搏动的强弱,脉络的弛张,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。心脏搏动有力,脉象随其症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;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。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,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。如果血络松弛则呈孺、缓;紧张则呈弦紧; 痉挛则呈结代等等。只有将固定的心脏、脉络和流动的气、血、津液连在一起分析,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,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,不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气血津液虚滞变化,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。

       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症状和医治症状的基本原则,是中医学对症状特有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,所以辩证就是根据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,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症状的症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。上海云鹏迅康中医四诊仪将中医舌诊、面诊、脉诊、闻诊、问诊整合在一起,可提供中医诊断信息客观采集与分析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健康状态辨识、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、效果评估、慢性症状管理等覆盖中医与健康管理体系各层面的技术服务。

       中医四诊仪!芯脉康中医四诊仪,上海中医四诊仪生产厂家,采购中医四诊仪 ,就找芯脉康(上海)。咨询热线 15000848301


上一条:芯脉康(上海)为您推荐:中医黑科技”中医四诊仪“的前景分析
下一条:芯脉康(上海)品牌的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真实性真的很强!

返回列表

全国服务电话:021-54084777

立即合作

版权所有:芯脉康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

网站地图 RSS订阅 技术支持:云鼎大数据